返回列表 发帖

修道五十关

修道五十關     

            

             [清] 王建章 劉一明著



   所謂「關」是指阻礙甬行的要塞,隘口。此「關」不通便達不到目的地。這裡是指阻礙學道、明道的關口。也可泛指學業、事業和進德修業之「關」。這些「關」有出于自然界的,有社會人際方面的……都源于自身的修養程度和對事物認識、理解、把握的准確性,更與自身的努力程度等密切相關。

一、色欲關

色欲,為人生要命第一大關口,最惡最毒,人自色道中而生,從色道而死,大半是色魔作殃,色魔有動之於天者,有出之於人者,動之初天者,是歷劫根塵,發於不知不覺之中,起於無思無慮之時,出之於人者,見色而情生,遇境而神馳,若除盡色根,自然靈苗發生,雖遇美色,不知其為美,雖見女子,不知其是女子,若見美色女子,猶知是美色女子,亦能當場強制,不動欲念,殊不知我不生欲,卻有生欲者在內,不能除而勉強除,不能去而勉強去,功深日久,終有除去之時,若色根拔盡,則色身堅固,法身易修,其餘關口,皆易為力,出家者當如是,即在家者,雖緒人倫延續後代,亦宜寡色欲,能寡色欲,精旺氣足,後天充實,祛病延年。

二、恩愛關

“人生雖有百年期,夭壽窮通莫預知,昨日街頭猶走馬,今朝棺內已眠尸,此教人看淡世事恩愛,急修大道也。人生在世,萬般皆假,惟有性命是真,大病臨身,臥床不起,雖有孝子賢孫,替不得患難,代不得苦楚,生平恩愛,到此一無所恃,然父子兄弟夫婦既聚會在一本戲中,為父者亦必做出為父的道理,為子者亦必做出為子的道理,為夫者亦必做出為夫的道理,為婦者亦必做出為婦的道理,當知各盡道理,在自己本分中應當如是,但不過心中明白是逢場作戲,大家合伙,將這一本戲順順序序作個完結,彼此便了事,如是應去,既不傷天倫,又不昧本性,便是在家出家,在塵出塵,能大成其道者,無牽無扯,灑灑脫脫,一心學道,自有進益。

三、榮貴關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榮貴,有天爵與人爵之榮貴,天爵者,道德仁義,人爵者,功名祿位,修天爵者,飽仁義而味道德,斂浮華而就樸實,蓄精神而養正氣,不是教避榮貴,是要於榮貴境遇處,做出不貪榮貴的實落工夫,若處榮貴而恃榮貴,或居榮貴而貪榮貴,或出榮貴而不忘榮貴,或見榮貴而知是榮貴,或遇榮貴而諂媚榮貴,皆是不曾打通關口,如可以出入榮貴之中,而不為榮貴所傷,借世法而修道法,不得志則獨善其身,修道立德,行其道以救世,處榮貴者忘其榮貴,無榮貴者莫羨榮貴,則道法可成。

四、財利關

財有世財與法財之分別,世財者,金銀珠玉,法財者,功德精誠,積法財者,重功德而輕金銀,以性命為珠寶,以仁義為金玉,以惜氣養神為貨利,以存誠保真為富有,以清淨無為為家業,雖修行,此身未離塵世,不能全廢世財,亦當見利思義隨其自然,受之而禱雨救旱,禳災扶國,修造宮觀,大興教門,皆用財得當,先積法財,而後借世財立功。

五、窮困關

修真之道,與世法相反,處窮困而不為貧困所移,去奢華而守恬淡,若受不得窮困,遇飢寒而生煩惱,值艱難而起無明,便是以飢渴之害為心害,若重衣食而輕性命,如何修性命?圖衣食者,可養皮肉,修性命者,卻能保天真,天真若失,雖身肥體壯,如豬如牛。學人,受不得困苦,耐不得飢寒,稍遇艱難,受些淡泊,即便自生煩惱,恨天怨地,邪思亂想,不守本分,如此行為,便是擋路高山,害道大魔,寸步難移,若以道為己任,聖眞暗裏自有安排,決不餓壞真正學道人,否則,豐衣足食,作事受不得一些苦難,當不得一些貧淡,妄想明道,難矣。

六、色身關

真神無形,真性無體,真法無相,莫執此身云是道,此身之外有真身,自古成道仙佛,皆不重色身,而修法身,圖貴顯以榮此身,積財貨以養此身,吃肉飲酒以肥此身,華衣美服以飾此身,以此色身為真,怕苦此身,勞此身,餓著此身,涼此身,天地萬物,凡有形者皆有壞,若愛此色身之假,而不窮性命之真,大限一到,身與我兩不相干,愛色身而不醒悟,妄想明道。

七、傲氣關

君子以虛受人,蓋學道者,先要虛心下氣,自卑自小,不滿不盈,只見己短,不見己長,敏而好學,不耻下問,尊師敬友,毫無高傲浮躁之氣,方能感動真師指點,良友勸勉,真正有志之士,不恃才,不逞能,如愚如訥。明眼者一見,暗中留心,不肯棄捨,日久試確,即便提攜,若是自矜自是之輩,縱然聰明過人,學問出眾,置於不問而已。即遇明人,不肯低頭,弄得大病臨身,方知自錯,其病在於氣傲自足,氣傲自足便是無有真心,既無真心學道,誰肯真心指道?須作個虛心屈弱的人,未聞道者,即能聞道,已聞道者,即能成道,蓋以惟小故能大,惟卑故能高,惟屈故能直,惟虛故能實也。

八、嫉妒關

自未得度先度他。修証之法,須求明師指引,借良友資益,明師須要誠求,良友亦當尊敬,良友之益,有半師之功,借彼之有知,以益我之無知,借彼之所能,以濟我之不能,況同堂學道,是性命之友,道義之交,理宜親愛如氣,彼有所得,如我之得,彼有所失,如我之失,方是同心學道之士,自己不肯鑽研道理,久無所知,見他人殷勤用功,能解能悟,師尊見喜,暗生嫉妒,不悔自己無能,反忌他人有能,既不信道,何必入道?要存大公無私,與人為善之慈心,利人利己,方有進益,尊人之長,示己之短,低頭作事,誠心前進。

九、暴躁關

心有所憤捷,則不得其正,暴氣燥性有害於道,必須用心除去,學道之士,以柔弱為先,以和平為本,以因物付物為應世,以饒人讓人為要著,心既慕於道,則外來惡言惡行等等不順境遇,盡置度外,若只愛人順己,自不去順人,稍有磕撞,燥性發作,怒由此而起,忿由此而生,暴氣躁性一發,元神出室,大火燒身,津液涸而正氣散,三寶受傷,五德歸空,內而喪真,外而敗德,性亂命搖,未得於人,已傷其己。暴躁之為害,豈小焉哉?做個有氣死人,裝個無心痴漢,心似冷灰,性如凍冰,以能下於人者,方能上於人,能弱於人者,方能強於人。

十、口舌關

口舌者,出納之門戶,是非之根苗,關乎人之節操,係乎人之德行,學人不知利害,以善辨為得意,或說人之短,誇己之長,或謊言詭語,說是論非,或前言而後失信,或空言而行不速,或狂言而起禍端,或高談而無實事,或白日咒詛巧語讒佞以言敗事,或以言傷人,凡此皆是有損無益之言,口莫妄開,舌莫妄動,非禮勿言,言必以禮,言者心之聲,舌者心之苗,口舌之動不正,即知心田不正,心田不正,根本已壞,性昧命搖,精神暗傷,妄想明道。

十一、瞋恨關

無論福與智,先且驅貪瞋,瞋不除,忍不改,墮入生死輪迴海,地之醇厚,無物不長,無物不載,泰岱至重能負,江河溪澗能受,學道者能如地之厚,海之寬,便是無事仙人,神氣不傷,性情如平,大道可冀。

十二、人我關

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修道必須無人我之見,然欲無人,先須無我,有我,則私心起,既無彼此之分,則我如人,人亦如我,守此心、此道、此法而行持之,便是聖賢胚胎,分彼此,輕乎人而重乎我,應事接物,處處爭勝,事事好強,有利處探手,無利處縮身,殊不知三寸氣斷萬有皆空,應視萬物為一體,視天下為一家,見人有喜如我之喜,見人有憂,如我之憂,見人有得,若我之得,見人有失,若我之失,得饒人時且饒人,宜退步處即退步,方是修道人的舉止。

十三、冷熱關

修道為人生第一大事,豈可因冷熱之小事而誤修道之大事,寒暑冷熱,何足在意,隨時將就,到處安身,冷可也熱可也,不至凍死熱死便休,不因冷熱而起無明。

十四、懶惰關

入道修持,當勇猛精進,不可懶惰偷安,如能攻苦殷勤,志念堅固,有始有終,方能進益,正理不明而日究夜究,災難困苦而志氣倍加,見有一善而即為,見有一惡而即去,時時勉力,刻刻用功,若只圖安樂怕受辛苦,見出力之事而遠避,遇行功之處而退步,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如此行為妄想明道。

十五、才智關

有才不使,有智不用,方能成其才,全其智,何謂才?聰明技巧是也,何謂智?謀慮變通是也,應事接物皆以才智為先,然究其實,人人俱被才智喪其生,恃才而目中無人,或用智而苟圖衣食,自恃才智,誤用聰明,真正慕道之士,黜聰毀智,韜光養晦,不在塵緣中出頭,不於俗事中爭勝,一切假才假智,絲毫不用矣,以誠而入,以柔而用,學道有望,否則,恃才用智,機謀詭詐,本欲向前,則反落於後。



十六、任性關

虛心求教,借人之高明,以破我之迷惘,借人之磨礪,以去我之瑕疵,學人不知任性之害,既要學道,而又縱性,不肯學好,或欺大壓小而不能和眾,或度量狹窄而不能容物,凡此皆任性之弊,外而惹人嫌惡,內則自種陰毒,若能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順人順理,隨方就圓,低頭行事,柔弱安身,把以往一切固執偏病、自見自是條款,漸漸革去,學個無性道人,裝個愚痴聾啞呆漢,則道可成。

十七、患難關

人不可因患難而變其初志,真金要在大火裏煉出,荷花須從淤泥中長成,非火不見金之明,非泥不見荷之淨,患難何病?一切大災大難、大困大厄、大危大險付之於天,皆以無心處之,日久自然化凶為吉,變禍為福,遇患難而怕患難,心神不定志念移,無患難而自致患難,小患難而變大患難,妄想明道。

十八、詭詐關

學道貴乎真心實意,自卑自下,方能感動真師,取信良友,受其益惠,蓋我有真心,而師友即以真心待之,我有實意,而師友即以實意待之,反之以詭譎詐偽行事,面是心非,自謂可以瞞哄高明,殊不知真師明鑒照遠,即識真假,或指東畫西,誘人露話,或看經文而略觀大義,一過即了,外雖學道,心中又圖謀別事,或既想修行,轉身又纏染俗情,不知換個至誠心腸,從實落處進步,萬不可存絲毫詭譎之心,欺人欺己,誤了前程,誠之一字,能動天地,通鬼神,感人物,稍有虛假詭詐之念,則心不誠,心不誠,不但不能求真,而且反昧其真。

十九、猜議關

道,有真有假,有真中之假,有假中之真,有真中之真,有假中之假,有有為,有無為,道之玄妙,有言之而言不出,論之而論不及者,况以有形喻無形,以有象指無象,似是而非,何能真知確見,不求真師,只求於己,終身持守,牢不可破,須把生平自負才能伎倆除去,尋求真師,開明奧義。萬不可以自己假聰明,妄議猜量,自哄自也,否則,不證於人,只求於己,不是在外搜尋,便是身內做作,妄想明道,難矣。

二十、懸虛關

三教聖人,皆以真心實用為貴,而不以懸虛作事也,修真之道,窮理、盡性、至命之學,道門有三乘之法:務上乘者乃上智之人,易于會悟,一了百當,生而知,安而行也,務中乘者乃中智之人,因象會意,聞一知二,學而知,利而行也,務下乘者下智之人,極力研究,功深方得,困而學,勉強而行也,三乘之法在人量力而行,然雖分三等,俱要從實地上用功,若懸虛不實,略不關心,不但中下之人終無進益,即上智之人亦落於空亡,或誦讀經書,走馬看花,絕不用心思搜,偶見明人,即欲順手取道,取之不得,即便退步,今日求王,明日拜李,忽然學此,忽然學彼,主意不定,志念不長,何嘗以修道為大事?往往在道門一世,終無所長,豈不可悲可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何患大道不明,懸虛不實,行事荒唐,虛度年華,妄想明道。



二十一、妄想關

道必真知實行,非空空妄想而可得也,人為世情所迷,名利所惑,恩愛所牽,認假棄真,立不起志氣,振不起精神,用不得功力,順其所欲,一任識神作殃,方要向前,即便退後,方欲為善,卻思作惡,自古成真仙佛,不知受盡多少苦楚,方遇真師,不知受盡多少磨煉,方能聞道,不知歷過多少艱險,方能成道,空空妄想,只此一念便是不能明道的孽根,道且不能明,更何望其成。

二十二、生死關

不論學道修道,不可有貪生怕死之心。莊子所謂“攝精神而長生,忘精神而無生。長生之道,必忘生無生,不生不滅,天地能役有形,不能役無形,能役有氣,不能役無氣,能役有心,不能役無心,無心則無氣,無氣則無形,無心于生死,而生死不能累,既有求生之心,則形雖存而心先喪,生氣之苗已敗,死氣之根已栽,千邪百怪,紛紛擾擾,削磨精神,將生死二字置于度外,未死先學死,雖生不知生,只有“道“之一字,常掛胸前,否則貪生怕死,寸步難移妄想明道。

二十三、自滿關

一人知識有限,眾人意見無窮,非能下於人者不能學,非能屈於人者不能知,非能示己之無者不能進,非能尊人之有者不能得,能下於人者,方能上於人,能屈於人者,方能高於人,能示己之無者,方能受人之有,能尊人之有者,方能濟己之無。聖賢皆從虛心而成大道,若恃自己聰明博學,自滿而不求人,或得些旁門小事,不辨是非,自負而不印證,須知人人是我師,處處可以學。

二十四、畏難關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修道必須志念堅固,天下至難之事,必是至大之事,至大之事,必須下至大之功而方成,若至容至易、一作即成,則事必小而不大矣。

二十五、輕慢關

道之為道,廣大無際,高深莫測,豈可輕褻慢視,慢視乎道,則必以行道為不足為,而不能苦力前進,或遇高人不肯低頭,反以高人自居,懈怠為事,妄想明道。

二十六、懦弱關

道不盛行,待人而行,此言修道必須勇猛精進,而不可懦弱懈怠也,有志,則柔弱者可變為剛強,無志,則剛強者亦變為柔弱,所謂志者,乃剛決果斷,發勇猛志,堅長久心,舉步向前,時時刻刻在性命上留心,行行步步在道理上窮究,不知則必強求知,不明則必苦力求明,以受人之所不能受,方能得人之所不能得,苦人之所不能苦,方能知人之所不能知。

二十七、不久關

修道立德,非一朝一夕之功,必要立長久之志,分邪正,辨是非,如果妄想速得,急欲見效,無長久之心,少堅固之念,忽進忽退,忽行忽止,怎能見堂奧。速立長久志念,

下永遠工夫,莫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廢,終有得意之時。

二十八、暴棄關

常人曰性命長短,乃有定數,非人所能勝,或曰仙聖是天生,非凡人所能學,或曰大道至深至奧,非等閒所能知,須知人可以為聖賢,人人可以成仙佛,但要至誠進步、屈己求人,由近達遠、經久不怠,人不能成道,豈乃獸之不如?不知者必欲學而知,不能者必欲學而能,自暴自棄,打混過日,醉生夢死,空空一世,一失人身,萬劫難矣。

二十九、累債關

人須素位而行,素富貴,行富貴,素貧賤,行貧賤,故行持有安勉之分,難易之別,此教人量力行之。十方血汗,非可輕易空受,須隨緣淡泊,一絲一線,當思來處不易,一飲一食,須知成就惟艱,如能修持到道成德備之時,不但消化十方債賬,即無始劫以來宿孽,皆一筆勾銷,只知累債,不知消債,只知挪債,不知還債,無功無行,罪積如山,妄想成道。

三十、高大關

不自高者,終必至於高,不自大者,終必至於大,不自高者能卑於人,不自大者能小於人,藏其所能,以之應世而世人皆喜,以之學道則師友皆悅,若外恭而內不敬,或恃才能學問,自負抱道,誰肯以高大之事來說,速把一切自滿自足、傲氣雄心,一筆勾銷,才能明道。

三十一、妝飾關

世人所重者在外,所輕者在內,認其假而棄其真,或怕人笑話,而衣巾華美;或耀人耳目,哄人供養,只在假事中做工夫,何嘗在修道上用心思,速速斂華就實,本本分分,淡淡泊泊,以道德為貴,事事落實,方有進益。

三十二、假知關

道必須要真知灼見,而不可以不知為知,有誤大事也,似是而非,再當求人開明,心地豁亮,疑惑盡釋,方謂是知,須把自作聰明心腸掃去,未知者急求其知,已知者更求深知,若假裝高明,未知者終不知,稍知者難深知矣。

三十三、陰惡關

持身應世,須要性情如平,不可暗藏陰惡,有妨於道也,如同堂學事,善惡賢愚不一,一人一性,百人百性,怎合我意,或言語有傷,或行事有偽,耳聞如不聞,眼見如不見,皆當隨人應過而不記較,若忘人大恩,記人小怨,陰毒藏於心胸,累年積月不能放過,外而巧言令色,內而暗伏鋒芒,不至報復而不已,即或自有過咎,師友指摘規戒,不知自悔,明則強辯是非,暗則毀謗結冤,陰毒無比,所謂瞋不除,志不改,墮入生死輪迴海。

三十四、貪酒關

酒色財氣四堵墻,人人俱在裡邊藏,有人跳出墻儿外,便是長生不老方。酒為四害之首,

一貪於酒,酒醉性迷,色心於此而起,財念於此而生,氣性於此而發,財色與氣,皆由酒起,喪德敗行,亦因於酒,甚至任性亂行,自古多少英雄豪傑,往往皆遭此難,須戒須戒也。

三十五、怕苦關

不下苦中苦,難為人上人。大好之事,必須勤苦而後成也。苦之一字,為修道者治病之良葯,惟能苦,方能磨煉身心,若以出家為衣食,與俗人何異?懼怕辛苦,逡畏不果,苟延歲月,妄想明道。

三十六、不信關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信者,非言語之信,非信息之信,乃真心實意之信。其力最大,能感天地,通神明,轉生殺,扭生死,為聖為賢,作佛作仙,為修道者第一至寶,認定此字,乃是一心在道,別無二意,但是信又要辨是非,分邪正,學道者貴乎信,尤貴乎信得其正,方是真信於道矣。不管他得不得力,學成學不成,暗中自有鬼神扶持,終有好事,否則,或信或疑,主宰不定,妄想明道。

三十七、無主關

凡有作為,貴乎先有主宰定見。無有真正主宰,則意虛不實,虛度歲月。心有疑惑,不妨求教高明,審問破疑,否則不分真假,本欲求生,反而促死。

三十八、速效關

修道必須循序而進,漸次用功,日久方得,不可躐等而求,急欲見效。經文不究,功德不行,旁門曲徑,見效易而成功難,久而必受其害,真正大道,修的是先天無形之氣,見效難而成功易,聞道者小聖人,成道者大聖人,不立長久志,不存永遠心,急欲見功,輕視懈怠,本欲上天,反墮於地。

三十九、粗心關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惟有細心追求,耐的久遠,下工夫者,方能得之,經書萬卷,豈是粗心者可以會悟,須細心鑽研,把道理撥去一層入一層,自己心中了然,實實信得過,一理貫通,才能直登道岸。

四十、虛度關

人身難得,光陰易遷,罔測修短,安逃孽報,不自及早醒悟,惟只甘分待終,學者須當年少時,及早勤學,而不可虛度歲月,若待氣敗神昏,筋骨衰疲,豈不枉來世間一場,若無益處偏去用心,有益處反不著意,只圖豐衣足食,枉自錯過時光,把有用之歲月,置於無用之地,豈不悲哉,遇師受教,逢友參學,即或大道不明,亦不蹉跎歲月,終得成個好人,免造罪孽,若果專心致志,立大功,神明默佑,大道可冀。

四十一、退志關

七十八十,一息若存,尚能還丹,年老者,不可灰心退志,半途而廢,必須耄而好學,愈老愈勤,至死方休。本來面目不難返還,只怕無志氣恒心,有志者雖年老亦成道,無志者雖年少不成道,年少者不下決心,及其年老,心灰意冷,即思退步,別務事業,遲延至老,自委無力可辦,即便歇足不前,不知先盡人事,後待天命,須知若今生大事不成,則宿根已栽,後世來生,一出頭來,便異於人。

四十二、誇揚關

世間學人,學幾個工夫,自負有道,見有效驗,自謂得道,自誇其能,虛沽其名,在人前誇能喧揚,沽名釣譽,勸真心學道者,如愚如訥,謹言慎行,莫恃己長,莫圖虛名,未聞道者,低頭學道,已聞道者,低頭修道,功果圓滿之時,自不誇而人俱誇,自不揚而人皆揚,方且百世後,說者稱獎,聞者仰慕,永傳不朽,何須自誇自揚,以圖虛名。

四十三、幻景關

道由漸修而至頓悟,若認其幻景,以假為真,輕者受病,重則傷其性命,修持正道,日久功深,識神作殃,現出奇怪幻景,來敗吾道,或報吉凶,或化鬼怪,或化美女仙童,正道沒幻景,幻景非正道,總之,不認幻景為妙。

四十四、恥辱關

修道者,貴乎能受恥辱也。學道者,志念堅固,遇貧窮而不知,逢災患而不曉,海之為物,混濁甜苦之水來可容,海之本量,不增不減永久如此,學道者,能忍辱受垢,遇逆事而不爭,處卑下而不恥,其量亦是如此,自大者終不大,自尊者終不尊,把世事上假恥辱,置之度外,另取出個不能明道、不能成道的真恥辱,立定志向努力前行,自有無限好事來臨,否則以不恥為恥,以不辱為辱,好強自勝,只欲人服我,而我不去服人,只知高於人,而不知下於人,妄想聞道。

四十五、因果關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凡事謹之於始,自能全之於終,感以善,應以善;感以惡,應以惡,此感彼應,有因有果,修成善路,他日造物者,送你善路上去享福,修成惡路,他日造物者,送你去惡路上受罪,先學一個不作孽不造罪的好人,然後理會大事,以圖上進,則道可成。

四十六、書魔關

讀經書而不可偏執經書也。若執經書以意猜度,依己偏見,誤之甚矣,棄經書,全不理論,固是大錯,若執經書,不求明師,更是大錯,棄書執書皆非也。若執書為道,中了書魔,不求明師則誤大事,必須細心鑽研經書,辨別邪正,訪求明師以證是非,方能明道。

四十七、著空關

大道非頑空寂滅,道至無而含至有,至虛而含至實,無為而無不為,天地無為而萬物生,日月無為而四時運,是無為之中而有為,非空空無為之說。所謂道者,徑路也,人通行者為徑路,無人行者非徑路,修道先求其知,而後力行,謂之守空則可,謂之修行則不可,人自有生以來,受後天陰陽五行之偏氣,又帶無始劫以來,輪迴根塵之雜氣,若無點化群陰之大葯,扭轉造化之本領,只以空空無為畢其事,怎能返陰為陽、拔去歷劫孽

苦種子。

四十八、執相關

先天之道能以無形化有形,非一切在色身上做工夫者可比,色身為四大假合之物,外而眼耳鼻舌口,內而心肝脾肺腎,此皆是假物,大限一到,化成一堆朽骨臭肉,若執此身而修,如何了得性命,吾無身,吾有何患?可知色身為人生之大患,故留金丹大道,教人修持性命,無患者,真身也,又名法身、陽神,此身修成,入水不溺,入火不焚,與天地同長久,與日月同光明。

四十九、閨丹關

萬惡淫為首。御女閨丹,無益於性命,且大損於陰德也。道法與世間男女生人之道無異,所異者,借凡父凡母而生色身,借靈父聖母而生法身,丹書所謂陰陽者,即靈父聖母也,即吾身中之真陰真陽,盲師邪說淫亂,或摘首經梅子為服人參果,或神交而體不交,穢污不堪,寡廉鮮恥,行同禽獸。

五十、爐火關

五金八石皆是假,萬草千方總是差。金丹大道,非爐火燒煉之術也。謂金丹者,金取其堅剛不壞之義,丹取其圓成無虧之義,堅剛圓成,故名金丹,即本來先天真一之靈寶,此氣在儒曰太極,在釋曰圓覺,在道曰金丹。本於先天,藏於後天,為性命之根,世間糊塗學人,道在近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不究求意,但認其象,世間凡物與我性命非類,安能接得性命,真心學道者,速將爐火關口打通,把一切燒煉丹葯、烹煎茅法,等等不善事務掃去,在身心性命上細心鑽研,尋出個乾坤爐鼎,否則以金石為點心,以毒葯為命寶,無益有損。

機機以上五十條,皆是學人要命關口,陰路大魔,須要關關打通,方好進步,若有一關不通,即被此一關擋住,雖不能遂然皆通,漸次著力,終有打通之日,修眞之道,天下第一大事,天下第一難事,非大力量、大功德、作不成,若能打通諸般關口,便是大力量、大功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