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修学下手三件事[转自网络]
[打印本页]
作者:
叶子
时间:
2012-3-27 16:31
标题:
修学下手三件事[转自网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e9664f0102dvvr.html
布施忏悔与修法,三者合一日常行。能清业障自禅定,于无执著得清静。
布施以积累功德,有财力,不拘大小来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都有功德或者福德。帮助别人做事也是“身布施”的一种。我少年时代、青年时代,在农村的时候经常帮人干活。那时吃水需要到河湾里挑水,有段路很难走,看见那些妇女儿童抬水、挑水走那段难走的小路,我都会帮他们先挑上去,到路比较好走的地方再让他们挑走。村里有家人家里没劳力,我给这家人帮忙干活。帮过村里很多人家干活。后来学佛才知道这样帮助人也是布施的一种,这来自我善良的天性。路上看见他人拉车,就会帮助推车。这都是力所能及、举手之劳。从佛学而言,无所求地这样帮助人也是布施。雷锋式的助人为乐是“身布施”的一种,北京志愿者袁湘干老人十年来经常到敬老院为那些孤独的老人做按摩,陪他们聊天,这也是伟大的布施;献血也是“身布施”,有一位东北老人,生前留下遗言,说死后把器官捐献,救助那些能救助的人。老人死后家属这样做了,救助了五个人。这也是身布施。《吉祥经》里说:“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布施,先从帮助亲眷开始,推广到更多的没有亲缘关系的人。很多好佛好道的人见解不明,有很多困惑,经常给我发信、发短信、在博客里留言、发纸条,我尽量回答他们的问题,这也是“布施”,不敢说是佛家所说的“法布施”,至少也是“知识的布施”。布施的最简单的含义,就是把自己的拿出去给予别人,甚至是自己的生命。物体、金钱你送给他人,你自己所拥有的会减少一部分,但知识、智慧你拿来与人分享,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因为智慧会在应用中得到升华,得到更高的启示,在应用中智慧的光芒会辐射得更远,照亮更多的人。别人能受益,自己也受益。
忏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错就需要忏悔来改过自新。忏悔的本意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发出羞愧心、改过心,但也包含这对自己的认识。人能忏悔过错,认识过错,就能认识自我,认识人性,认识心灵,也能在大脑里,从潜意识里转化不良意识以及不良信息,从而安心。一个不能认识自我的人是不可能安心的。有一个人,小时候做了很多错事,也有性的错觉和错误,家庭贫困,随着成长,小时候的经历成了心灵的伤痛,影响到他的婚姻,向我求助。我建议他每天静坐,观看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看清楚,来面对,认识之、忏悔之,然后放下之。这样,就能走出心灵的阴影了。不能认识过去,不能忏悔过去,就难以走出过去的阴影印记,人会痛苦地活在过去的阴影里而不能自拔。在佛法看来,“过去心不可得”,过去的阴影是虚妄的,但由于无明,由于没有认识它,看破它,所以,你没有智慧走出自设的迷局、自造的障碍,明白本心的人明心见性的人知道:“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本来的心是清净的,你就不会再为过去纠结,你会自在地生活在当下。但要达到当下的自在,需要实修的努力和智慧的觉照,否则,光在理上明白“过去心不可得”,你还是没有力量走过去心的困扰中走出来,因为,你的心意识还没有净化,更没有转化。“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光忏悔还不够,还需要智慧来认识它。认识罪业也就是认识自己,认识罪性本空,也就是认识万法本空。《那先比丘经》说:“愚者作恶不能自悔,故其殃大。智者作恶,知不当所为,日自悔过,故其殃少。”天天悔过,也能减少灾殃,在于在悔过中转化了一定的业障。忏悔是净化业障的最好方式。唐代大慧普觉禅师语录里说:“悔过,谓之断相续心。一断永不复续,一忏永不复造。此吾佛忏悔之意。”对于过错,忏悔之后永不再造,才叫真忏悔。能明心见性,复见本来,就是真忏悔。相续心,即连续的、不断的念头,生死也是相续的。叫“相似相续”。比如前生和今生不同,前生可能是女人,今生转生为男人,都是人,故为相似;生命因轮回而流转不休,故为相续。人的念头也是相续的,前念后念,永不断绝,犹如瀑布不息,故言“相续心”。修学的第一步是止念,通过系心一处的方法把念头归一,即是“修止”,如禅宗所言:“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如此才能生定,由定发慧。止念是修道学佛的第一步功夫,《参同契》是丹经之祖,也说:“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止念而无念,乃在的清明灵慧则无不周遍。无念中有般若在。
布施是积德的,忏悔是净心的。光有这两者还不够,还需要力量,就是修法。修止、修观、修气脉、持咒、导引、存神、炼法术等等,都属于修法。四禅八定、内外金丹,都是修法。有位博友留言说自己修持太乙金光咒、准提咒,也念阿弥陀佛,但心还是静不下来,问我有没有合适的静心的咒语给他。我说,还是你的心不专一,心专一了,每一个咒语都能静心。念诵阿弥陀佛,达到专一、忘我的境界,就是禅定,就是静心。很多人不能专一持咒。 2012年3月6日,我在广东东莞见到陈先生,他原先心念很杂很乱,是专一诵持太乙金光咒后,心比较静了。我当时对他说,不需要太复杂,先用一个方法把心定住,就是“系心一处”。要他专一诵念太乙金光咒。我离开东莞二十天后,陈先生给我发短信说:“全林老师您好,自从在樟木头听老师开示,二十天来学生专诵金光咒,取消了早晚念经的习惯,精力主要用在工作上,不带着太多问题去生活。实践老师开示:心定下来,答案自在心中。心情开朗一些了,信心大一些。”我经常收到很多信件,要我给他们解答某些内心的困惑,我常说:“心定下来,答案自在心中”。这是我二十余年的修学经验。遇见问题,我很少问他人,我会静下来,从内心找答案,不管人生中遇见的多大的问题我都如此。答案真的就在自心中。一位女士给我来信,讲了自己的婚姻状况,丈夫有外遇,自己是离婚呢,还是原谅丈夫呢?问我怎么办。我告诉她的还是静心,答案不在我这里,在你心中。有位女士说自己和丈夫过得很好,可是,遇见了另外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同修。怎么办?我当然会讲一些道理供她参考,但我的结论还是:静下心来,答案在你心中。
修法,佛家道家各不相同,但都有共法,修定就有共法,也是共法。持咒来净化业障、持咒来专心定念,都是共法。
布施、忏悔、修法是三件下手实修必须要做的事情。把这三者融合到生活中去,就是布施。我坚持每天写博文给大家看,这也是我的布施,我每天要在写博文、答留言上化去三个小时,一年下来会有一千多小时用于博文。在我,这是辛苦而快乐工作,说快乐,是我喜欢这件事,说辛苦,我用拼音打字,经常因长时间打字而指头发痛,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也损害视力,长时间坐着不利健康,写博文也占用了我修行、读书和写专著的时间。但写博文是我的发心,是我的布施,更是我的修行。写作是我的修行方式,炼己持心的修行我都融化到生活里,在遇见的事情里,减少私欲,做到真诚,守法,尽量做一个修道人应该做的分内之事。面对自己的过错,我会内观自心以检查过失,发心自己心理上的黑暗,发现自己起心动念的错误点在什么地方才引出了相应的错误的结果,从中看因果。修法,比如,读书时,我会一边站桩一边读书,锻炼了定力。把修道生活化,这样才能长久,才能使道业与生活俱进,互相促进。道业促进生活,生活促进道业。
做好这三件事情,也是在清自己的业障,业障不清净,很难进入禅定。禅定不是说像老和尚入定不动了就叫禅定,禅定的本意是“善的心一境性”。在保持善心的基础上的专注力都是禅定。业障重的人要不在散乱里,心头很杂,要不在昏沉里,要不在掉举里,念头忽起忽落,定境时有时无,不遇事还有一点定力,一遇事心立马散乱。这不叫定力。古德反复强调要在生活中、事态里磨练心性,这是非常深邃的。忏悔、布施,加上专一修法,就能净化业障。有一位前辈,写了很多佛道著作,遗留给弟子整理出版,在出版中遇见了很多烦恼的事情,很多本来说好的事情会突然变卦,会出现意外的事情干扰出版。最后前辈的弟子给我说还是自己和师父的业障太重了,问我有没有专门净化业障的法门或书籍。正好,我有晋美彭措法王传的“净业障文”,是一本很精美的书,里面有讲理的,讲法的,有忏悔,有观想,有咒语。观想想自己历生的冤家债主都被自己和诸佛超度了。我赶忙把这本书给前辈的弟子寄过去。前辈的弟子修法后,业障净化了,出版顺利了。生活中,我见过很多学佛修道的人,满腹经纶,满口仁义道德,可是,当面对金钱的诱惑、情色的诱惑时,经纶不起作用了,道德也没有约束力了,依然顺着人性的劣根发展。这就是我的感叹,甚至感慨到了我最不愿意交往最不信任的人就是自称学佛修道的人。而那些普通的民众身上道德的光辉、人性的光辉却常常感动着我,感染着我,也督促着我,引导着我。他们才是默默行菩萨道的人,他们才是“外现凡夫相,内密菩萨行”的大修行人。
专心念佛、念经、念金光咒,都有净化业障的作用。金光咒里说:“三业清净,五脏玄明”。身口意三业都要观想、忏悔,以净化业障。
最后一句:“于无执著得清静”。对于任何法不执著,对于忏悔、布施也不执著,对于人生不执著,对善恶是非都不执著。有执著就无解脱,不执著,就是《金刚经》里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执著于爱情的人会被爱情拘束,执著于金钱、权势、宗教、法门的人同样会被所执著的对象拘束。有拘束就没有自在。而佛道文化的本质是解放人性,获得生命的自在。《金刚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不住相布施,才会有无量的福德,不在布施的多少,而在不住相,不执着。功德就在清静心的布施里。
作者:
水玄子
时间:
2012-4-14 16:43
本帖最后由 南粤 于 2016-8-19 15:14 编辑
5555对修佛不大懂。但还明了一些,就是太长看完了有些晕晕的那就灌灌水吧
SO娱乐城:真_人.足球.彩票齐全| 开户送10元.首存送58元.手机可投Ⅰ注任何游戏顶级信用Ⅰ提现即时到账SO.CC
欢迎光临 武当铁松论坛 (http://tiesong.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