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太乙宗风传盛世 混元法显太和颠------肖敬志 [打印本页]

作者: 春分剑客    时间: 2012-4-20 22:39     标题: 太乙宗风传盛世 混元法显太和颠------肖敬志

太乙宗风传盛世  混元法显太和颠

                     

一、群贤聚武当  梦里朝太和

    戊寅年初冬,武当杂志鸿雁传书,第三届武当拳功理功法研讨会在武当山脚下的老营镇武当宾馆举行。知武当群贤将在武当太和仙山聚会,同时共祝《武当》杂志百期硕果,自家喜事临门,当尽微薄之力,了却共同的心愿,故随师回武当仙山,弘扬武当太乙混元功法,朝宗拜祖,拜识武当前辈隐真,增长仙学神识,参百家之长,开自家真境,多时心愿即要得现,喜悦兴奋难以入眠,便于出发前按专修功课,“先动后静,顺理成章”。再入卧功,参以“象道不象道,学个狗睡觉”的修持方法,一灵独觉,卧塌而参。

在睡梦之中,恍恍惚惚之中,现出一座高山,绿树奇花,轻风燎绕,日光和熏。香蔼阵阵,小路通幽,山窝中一座茅屋,茅屋前有一长眉道者,臂肘中搭着佛尘,挽须而笑,似迎非迎,点头致意,小桌一尘不染,清茶在飘着缕缕清香,沁人心脾。三面峰岚叠障,暖意融融,在这意境之中犹然生出几分自在,全身亦在这暖融融的清爽中陡然一震,说不出的内心清凉,有若提醐贯顶,峰岚远处,依稀可见亭台楼阁,红砖绿瓦,层层叠叠,若隐若现,鸟语花香,松鼠登松,孔雀飘飞。那道者似知我心,佛尘挥处,荡雾拨云,极目远望,只见峰顶处一亭,道道金光放异彩,处处玄机贯长虹。亭前香炉,左龙右凤盘旋缠绕,沁人心脾的香气袭来,钻入我的心窍,恍惚之间我亦溶化在阵阵的心香中。我已不知我,只在此中明。不料室外突发笛响。自觉全身一震,诸景散去,我仍在卧塌而眠。





二、中岳庙参真  铁人旁练锤

随师回武当山的第一站是河南登封境内的中岳庙。中岳嵩山乃五岳之中。五行中有中央为戊已土。土主运化,旺生於四方。古人有“和合四象”。“悟真篇”中有“四象合时元体就,五行全处紫光明”。它正是合於“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体现出“法演中宫合四象,结成刀圭运五行”。修持者当明了“一元、二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等诸多修持理论,所谓“参破玄机,得其玄要”而指导修持实践。修持首任为修性,悟彻性功则理明,理不明则如夜行无灯,易入岐途也。修持命功的同时必参以性功,方可达“内外同修,性命同证”修持境界。法虽各异,而理实一贯。道出性命之学的修持要意。

        中岳庙中有谷神库一座,四角站有四护法铁神镇库,握拳而立,犹天神降凡尘,拳法虚实分明,一刚一柔,中正不阿。老子《道德经》中有:“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出“谷神”之要乃天地之根本。同行的师弟曾习本门之“八法神锤”,(武当无拳,拳在演化中称为锺)见之不由得技痒,意境合处,对而习之,颇多心得,受益良多。师尊在旁默默加持。只见“直锤、冲锤虎虎生风,栽锤、指裆锤上下翻飞。与铁人相映成趣。我亦在神人旁轻抒腰臂,略发神勇。仿照锤法,演示一番,几多意境合处,犹如混元天成,正合名门大家的“内操”修为“一法通时百法融”。锤法出处,双拳如包在若大的气团中,内力涌出,飘洒自然,不落后,只占先。(是谓先天真意),自古名家传承真实不虚,规矩不易。

在中岳庙的“法物流通处”师尊赐弟子一串缅玉“手串”,这沉掂掂的手串,包含了师尊对弟子的殷切期望。“玉”乃是天地间吉祥瑞气所凝聚也,它与黄金同为天地间之宝物,所以古人用“金玉满堂”来形容吉祥富贵。“玉”乃是“天真、地秀”之气落於地上凝结聚集而成,升腾而成瑞气。内含“清凉之气”且不被后天的阴浊所染,是具有“真一”之质的宝物。我与师尊之意境合处,在双手接过这“手串”的同时,默默地在心中发出弘愿,为弘扬“武当太乙混元大法”吾辈应尽心尽力,方不愧“师、法、祖”的传功授业之恩。在“弘法”路上,这“玉串”隐含真意。我们武当脉传宗持的徒子法孙是否应“铁肩担道义,侠骨炼丹心”呢?

       古人曰:“达者兼顾天下,穷者独善其身”。何为达者,在修持者修至“上、中、下”三丹田同运而一气贯通之时,开通“先天中脉”,进而达到“三田同运”,古人称这一境界为“三元连中”,能连中三元者为“王”。得后天一点为“主”、为“玉”。王者可以“纵贯三才”,是以大至天下,小则一身,兼顾天下者,以“上应天时,下占地利,中通人事”为准也。独善其身者,以应人身中“精、气、神”的运化,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以虚合道。




三、 玉虚盛址今犹在  脉承传人拜先贤

我随师尊所习炼的武当太乙混元内功,世称“武当真宗丹脉”。门内称其为“三球专持”,亦即“太乙混元球、八卦震元球、如意紫金球”。三球之法,它是一个完整的修“道”之过程,是当年从玉虚宫中所传出的。这次回武当山朝山拜祖,参见玉虚真迹。以慰“师、法、祖”的在天之灵。

玉虚宫座落在武当山脚下的老营镇,从现存旧址的规模上仍然可以看出它当年的盛况。“玉虚”两字已将内家的功夫涵而盖之。只是因为现在的学人没有宗脉之传承,更没有当年古人的修为而已。“玉”字是“王”字加一“点”,功夫修持至上、中、下丹田“一气贯通”时即是“王”字,而道家的功夫之修持,古人将其称之为隐学,是以修为越高的人也就越深藏不露、隐而不显。故这一“点”是在下而成“玉”非在上而为“主”也。隐含着“高高山上立,深深海底行”的良好家风。“虚”字是内家功夫的堂奥。何为“虚”?“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含而不露之艺业也。试想人不知我,而独知人,我能对其了如指掌,这就是正如孙子兵法所云“知此知彼,百战不殆”吗。而其中更深的“丹道”内含更是非常人所能理解了。内家丹道曾有语云:“能与虚空同体,故能与虚空同寿”,古人“立法、传法”真实不虚。面对玉虚宫的残砖断瓦,令人感慨万千,赋诗一首,以表情思:

            诗曰:玉虚故址话当年,几度兴衰脉隐传。

                         残砖断瓦今犹在,盛迹旧址故人还。

                         玉虚宗风传千古,法显盛世续道缘。

                         显化金锋伏龙虎,妙运阴阳结作乾。

                         法合先天真智慧,道法自然证本源。

                         真演大千传法象,元证本真演先天。

                         武法真呈太和颠,太乙显化故人前。

                         玉虚法传三界地,同证本真还故园。

  当师父“一柱心香”点燃时,瑞气祥云轻轻,香风爽气漫漫,阳光和畅,内心清凉,天清,地清,人清。我们回到了久别的家,内心的悲喜交织在一起。面对玉虚宫遗址我们流下了凄凉的泪水。何时能回复玉虚宫当年的盛迹呢!

  在玉虚宫,我们受到了在庙道长的欢迎。我同行的两位师姐妹还与在庙的百岁坤道李诚玉道长共同合影留念。在我们离开时,在庙的一个年轻盲道将我们送出了很远。并祝愿我们一路平安。




四、进山朝真武,金顶证元华

   古风一首: 武当八百里,峰峰映太和。

                           金顶朝真武,玄妙证真华。

                           老君骑青牛,紫气复东来。

                           上下五千言,道德伴高贤。

                           三丰祖师至,祥云莲下开。

                           内以丹道明,外以金锋显。

                           铁松玉虚后,师徒参上贤。

                           法弘大千界,聚首大罗天。

  初冬的武当山,虽然满山萃绿,但仍有几分凉意,我们师徒一行五人,直达“磨针井”,相传真武大帝,是当时当朝的皇太子,因向道心诚,辞家进山修道,当时的武当山上非常清苦,多年的清修,仍然没有参悟“道”之真谛,受不了山上的清苦,故下山回朝。走到山下见一老太太坐在井边磨铁杵,而问之,答曰:磨绣花针,又问之何时能工?答曰:“只要功夫下的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真武帝从中领悟到了“修道”的真谛,只有具“诚、敬、精、恒之心方可。于是重回道观再修,终成大德高贤。这也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典故的出处。它不知激发多少贤侠剑道、丹家羽客、武林豪杰。由此而成就的又何止真武大帝。"古今多少逍遥客,都从此处达真诠"。这“老太太”的功德齐天啊!

一路前行,我们又到了太子坡、紫霄宫,一路上峰峦叠障,每穿过一峰,即现一景,“峰峰如障,景景明心”。这与修持是多么的相似。“内景真途直指修真之妙,华颠大道顿悟统元玄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曲径通幽处,玄机造化全”。明李时珍的“内景隧道,唯返者能照察之”。内景是功力的反映。一路上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回想师尊十几年来,为弘扬武当功法,履迹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师之居所的几次搬迁,知师之修为已达臻境。大连的“证真草堂”,广州的“养元斋”,大连的“蛰龙居”。是否预示着师之修为已是“潜龙今已变飞龙”呢!近几年来,为弘扬武当功法,师尊已加快了弘法的步伐,每年都在外弘法不止,行万里路,择徒因人而授,一脉相承,宗风日畅。

继续前行,我们师徒同登金顶,一路上的轻雾迷茫已在不知不觉中散去,阳光露出了笑容,是真武大帝的功德感动了上苍,还是慈祥的他老人家欢迎久别的游子归来,看见武当山金顶,回头望去,百峰朝金顶的山势,金顶发出的点点金光,宗众峰而缆小脉。回想自已几年来在师尊之左右,行功炼道,多有受益。大乘之法,道家绝学,武当“太乙混元大法”世称“武当真宗丹脉”,内外同修,性命同证,文武同宗,合于三丰祖师所倡导的“以武入道,以武演道,与道合真”的修持思想,武学的“以丹力入剑”。文法的“以丹力入书”。文武两途都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想当年武当仙山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动人传说,今天我们登金顶朝宗,走修真证吾之路。续演旧说故事,内执丹道,外显金锋。我们后之学人不求事事皆能,但求与古人心心相印。于是就在金顶的平台上,“一柱挚天”旁。向师、法、祖汇报,向家人展示我们的所修所得。“游桩”时“八法神锤”上下翻飞,“玄都玉女图”有若玉树临风。“金童戏跋”,铿锵飘逸。“倒坐莲台”柔若无骨。此时,师祖的恩典,师父的教诲,顺内力而出神,达四稍而开合。内家的操修走的是“内外竟发,势必翻腾”。开桩时“先求舒展,后求紧凑”。舒展时“开合有术,运化有方”。展一脉大家风范。紧凑处“细、小、软、绵、巧”,门风严谨,暗合天机,显一代武学先河。此时此刻我头顶的百会穴有一气柱在升腾,全身的气机都开始向头顶会聚,压力是越来越剧,头自然向上顶,下颏自然内收,全身开始从丹田向外发出不自觉的抖动,有说不出的舒服,用不完的内力。内家功修,头为百脉之宗,是诸阳之会。头顶正中为百会穴,气机达处是百脉自然朝宗,武当山七十二峰,峰峰朝金顶,是地势之朝宗。上有九天,下有九州,人头有九瓣,脑居其中,武当山居地之九州之中,是“天人合一”也。此即上识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之宗学。亦是占天时,应地利,与人合的传统文化思想的具体体现。修持道家正统宗学,走的是修真证吾之路,不断的认识自我,改造自我,重塑自我。意义深远。是“以修持为手段,以成就为目的”。

在金顶下来我们经南岩回至武当山镇的武林宾馆参加由武当杂志社举办的“武当杯”武术表演和功理功法研讨活动。




五、遇真宫演武  得奖杯凯旋

这次由武当杂志社主办的武当杯武术赛和内家拳法之功理功法研讨会,是本世纪未的一次盛会,主要目的是纪念《武当》杂志百期硕果,同时进行武当武术大赛和功理功法研讨,参加活动的主要是武当杂志社的各位领导,武林各门派的大德先辈,武当武术名家,各门派的掌门及门人弟子,同道。共有三百多人参加。武术大赛在武当山下的遇真宫举行,相传“遇真宫”乃是当年皇帝多次求见“三丰祖师”不得相见的情况下,亲临武当山以求一睹仙颜。“三丰祖师”下山时正好在山下与之相见。皇帝叹息自己“不识真人”的同时,在与“三丰祖师”相见处大兴土木建造了“遇真宫”,以示怀念和敬仰。

武术大赛一开始,就展现出了武当道家传统武功的与众不同,太极拳的缓如“行云流水”,快似“急风闪电”。十三势之棚、捋、挤、按、踩、裂、肘、靠、进、退、顾、盼、定。碗如闲庭信步。形意拳的劈、崩、钻、炮、横。皆从中路开花。八卦掌推、托、带、领、搬、扣、刁、钻,暗合八卦演先天。武当剑法更是“翻天兮惊飞鸟,滚地兮不沾尘”。这些都是多么的熟悉,从这众多的武当传人的行功中,我亦受益很多,感受到了武当武术的博大精深。树立了弘扬武当内家功法的决心和信心。许许多多的武当内家功法的前辈为我们后之学人树立了榜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尽我们应尽的义务。让武当内家功法为更多的人造福,让世界上有缘份的人都能受益。我亦将自己所修习之未技在赛会上进行了表演,不揣浅陋,求教于各先辈、行家。

在进行武当内家功理功法的研讨时,也有一些趣事发生,首先是研讨会给每个发言代表的时间只有十分钟,而且题目是现拟的,这就给发言代表一个展示真才实学的机会,所谓“光说不炼是嘴把式,光炼不说是傻把式,能说能炼是真把式”。参加研讨会的代表都针对具体的问题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见解。研讨会的气氛始终热烈详和。武当太乙门铁松派十三代掌门李真阳还特别地为与会者讲解了“易为天下准,太极亦真诠”的经典论述。受到了代表们的热烈欢迎。来自湖北的罗秀焰高兴时唱起了自编的有关功法的山歌,现摘录一段,以飨同道:

            传统文化照宇环,我师法船渡有缘。

            太乙混元法玄妙,悟彻三元归一窍。

            天人合一同于易,日月阴阳分坤乾。

            内外双修破生死,生命在我不由天。

            要想长生学炼丹,神不外游邪不干。

            聚气呈形一层次,筑基培元返先天。

            混元功法谱中观,精气神全结大丹。

            三昧合参一反三,恩师教徒自悟玄。

            坚信有缘能相见,年底相逢武当山。

       由此可见,武当武术的前景是多么的深远,还有其它的武当各派掌门及传人,以及同道在会上做了发言,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特别是一些名家的传承和修为,让我充分地领略了祖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大家还对武当武术今后的发展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在邓小平题词“太极拳好”的方针指引下,在我们首都北京举办了举世嘱目的“万人太极拳表演”的大好形势下,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国全面开展,这一切是否都预示着武当武术更加美好的明天正在走来。传统的武当武术一定能够在世界各地澎勃发展,必将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 法自玉虚再传法  还愿玉虚别太和

            古风一首

          盛会聚武当英贤,研讨展一脉风采。

          发扬靠群英会萃,光大报世人福荫。

       在这次研讨会上,师父荣获“武当功臣”并被当选为武当拳法研究会理事,我和师弟都获得了武术表演奖,研讨会结束,我们因假期已满,拜别了武当杂志社的各领导和武当各派新朋老友准备返家。返家前,我们再次回到玉虚宫,“相见时难别亦难”。仿佛再次来到了玉虚真境,“一柱心香”点燃,恍恍忽忽间听到了“气沉丹田起玄机,混元宝境授此密,吾今授尔玲珑法,须还不坏金刚躯”之法诀。这时,我亦不自觉地拜了下去,面对“师、法、祖”的庄严法相,默默地弘愿,一定要把“武当太乙混元大法”发扬光大,造福大千。

       玉虚宫的“金轮台”上,师父正在同一个小道长交流修为,从“道德经”的上下五千言,讲到“悟真篇”的直指修真,从“真武大帝”讲到“三丰祖师”,从“一脉相传”讲到“宗风日畅”。从“命功”讲到“性功”,直到指出小道长的命功不足的原因。小道长口中的称呼从“刘老师慈悲”到“刘师父慈悲”再到“师父慈悲”。心境也从“不服”到“探讨”以至到“跪地求法”的“心悦诚服”。而师父更是以“慈悲之心”在“金轮台”上亲自授法结缘。将源自“玉虚宫”的“太乙混元大法”,出玉虚,还玉虚,其意义之深远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而“玉虚宫”的“金轮台”就是当年“师、法、祖”之“传法”所在。由此可见师父为弘扬武当功法的拳拳之心。


                        小结

      回想此次武当之行,给我心灵之触动,让我一生不能忘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亲自感受到了“大道至简至易,至刚至柔,博大而精深”的内涵。同时庆幸自已能有缘跟随名门明师修持“武当真宗丹脉”的内家绝学,是我人生最大的富贵。

                                                                                       肖敬志      一九九九年春节于滨城




欢迎光临 武当铁松论坛 (http://tiesong.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