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太极拳
  1. 简 介
  2. 功法介绍
  3. 谱 文
  4. 图 片

 

武当如意太极拳
  武当如意太极拳是太极拳中的一支,太极拳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起源之说不一,流派众多,争奇斗艳,除了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陈式、杨式、武式、孙式等太极拳之外,还有来源更为古老,风格更为独特,形式更为古朴,功效更为实用的道家太极拳,一直隐在深山,不为世人所知,由于传人不多,已经濒临失传的危险。古老的道门中流传着传统的六脉太极之说,这六脉为“混元太极、如意太极、六合太极、龙虎太极、乾元太极、浑天太极”,千百年来此六脉太极一直在道门内流传,现在为在吉林市的武当太乙铁松派所继承,这六脉太极绝少在社会上流传,而现在挖掘整理出的这套“如意太极拳”是这传统的道门六脉太极中的一脉。
      铁松古法养生法中的武当如意太极拳,相传作为武当道门的六脉太极之一,流传在武当山门内,后在明末清初的时候由武当名道铁松子,带领一部分武林志士,“闯关东”而在长白山创立武当太乙铁松别派,近三百年来,这套太极在关东一带秘密流传,从十一代传人起(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武当铁松派才开始在传入吉林,十二代,十三代,十四代的传人,大部分都是吉林人,这套如意太极也随着进入吉林市,在小范围内流传。全国其他地区尚未见到有此脉流传。
       这套武当如意太极拳,与社会上流传的太极拳有很多显著的不同,太极拳为造福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流传的年久失真,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架子太过复杂,没有气脉运行的内功内涵等等,而挖掘整理出的这套如意太极,则遵循道家古朴的太极阴阳变化之理,从太极元桩入手,体现了太极两仪三才四象的易理哲学内涵,而内在的循经走脉,泾渭分明,体现了鲜明的道家风格。
       武当如意太极拳的传承年代久远,远的不说,近代在东北一带已经流传了近三百年,由于近三百年来,并没有太多的跟外界的接触,所以保留了道门太极的原始风貌,也为考察太极拳的起源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这套太极拳的问世,把太极拳的历史又大大地向前推进了很多年,也从旁印证了武当三丰祖师创拳之说,但由于所知的人不多,所以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与其他太极相比, “如意太极拳”为武当道门传统的“六脉太极”之一,于门内承传几百年,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于三十年代末期才由道门传入俗家,在东北这块沃土上得以蕴育发展。她体现出浓厚的道家文化风采,从行功的编排上,将易经的太极两仪阴阳学说贯彻始终,从谱文的诵持中,可以体会到前人文武兼修的文采,从内修中,可以切身的体会源于道家的中医“气化论”在人体自身的体现。从整体风格上,突出体现出道家太极文化的特色,为挖掘整理传统文化提供了活生生的素材。
       铁松古法养生法中的这套武当如意太极拳,没有复杂的动作,简单的二十四个式子,各式简单明了,然寓意深刻,各式间的转化,体现出“阴阳互化之理、刚柔相济之功”。并以其特有的风姿、神韵,淋漓尽致的将内家武学所特有的风彩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它所展示的内功修为,体现了当年武当三丰祖师所言的“欲使天下武林豪杰延年益寿”这一初衷。在我们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这套传统道门的“如意太极拳”会在中华民族的养生天地里做出它非凡的贡献。如意太极拳在2008年获得吉林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获的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版权不限,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作者:刘铁成(广清)

       武当内家以武法拳艺为入道之基,内呈凝炼丹砂之本,外显降魔卫道之锋。故其武法于强身健体、炼性开真、祛病延年上有着特殊之妙用。对于修道者,先以武法结缘,强健体魄,磨炼意志,通过了武法的考验,方有入道之基,这也是武当先辈留下的那句古话“武当、武当,以武而挡天下之求道者”之说。

       铁松古法养生法中的武当如意太极拳,在形式上综合了太极、八卦、内功多种功法于一炉。突出体现了武当道家的天人合一、仿生自然、培元筑基、循经导脉的特点。整套拳法动作简捷流畅,衔接自如。大方飘逸,动静相间,松紧有度,外形工整。在整套拳法中,重点体现意念为主,以意领气,以气运形,以形领气,形气合一,形神兼备,意气深邃。充分体现武当太乙门拳功合一的特点。
       武当如意太极拳的练功指导意识,充分的体现了道家养生、技击的核心——道的发展规律。由无极而始,即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将道的演化过程演示的十分清楚。除此以外,在行拳走架的过程中,以仿生为要,以行气为宗。
       武当如意太极拳从内含的目的性而言,分成四路:第一路主要以培元筑基为主。在培元筑基的基础之上,力求开经导脉、力达四稍,做好气与力合,为下一路做准备。第二路主要以形引气,以气带形,形气合一。第三路主要以功夫内收,凝练精气,内聚其力,行功培元。第四路主要练习内劲外发,内功外放,内气循经,六合为一的混元如一的内家武学境界。
 
本文版权不限,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作者:刘铁成(广清)